本文目录
1、准确把握精神实质
正确理解新发展理念,是确保中央决策部署在执行落地过程中不变形、不走样的基本前提。准确把握新发展理念的精神实质,必须把理论学习和工作实践结合起来。
2、树立系统和全局的观念
新发展理念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,应统一贯彻,不能顾此失彼。既应看到,每一个发展理念所要解决的问题各有侧重:创新发展旨在解决发展方式和发展动力问题;协调发展旨在解决发展不平衡、不协调问题;绿色发展旨在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;开放发展旨在解决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路径问题;共享发展旨在解决发展成果分配的公平正义问题。又应看到,各个发展理念相互贯通、相互促进。
3、抓住关键问题
新发展理念的提出,具有明确的目标导向和问题指向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,创新能力不强、发展方式粗放、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、资源环境约束趋紧、收入分配差距较大、消除贫困任务艰巨等问题都相当突出。这些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,应根据必要性和可行性,明确阶段性工作重点,抓住最突出、最紧迫、联系最广泛的关键性问题,形成“四两拨千斤”和“以点带面”的效应。落实创新发展理念,必须在不断推进理论、制度、科技、文化等各方面创新的同时,着力推进科技创新,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核心作用。
4、根本在于深化改革
落实新发展理念,关键在于通过深化改革建立健全体制机制,其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,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,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。
5、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
再好的理念也要靠人来落实,再好的制度也要靠人来执行。落实新发展理念,应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,正确引导干部行为,发挥好“关键少数”的作用
重要性:
1、创新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。对于一个企业而言,创新可以包括很多方面:技术创新,体制创新,思想创新。简单来说,技术创新可以提高生产效率,降低生产成本;体制创新可以使企业的日常运作更有秩序,便于管理;
2、同时也可以摆脱一些旧的体制的弊端,如科层制带来的信息传递不畅通;思想创新是相对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,领导者思想创新能够保障企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,员工思想创新可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,发挥员工的创造性,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。
创新的特点:
1、动态性: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,创新的稳定性将受到社会发展速度的影响,社会发展的速度越快,创新的频率就越高,相反,频率就越低。因此创新的动态性是相对的,运动是绝对的。
2、趋向前性:创新受社会发展的影响,社会的倒退必然是因为创新的内容是倒退的,因此创新具有一定的向后性,而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,社会向前发展是一种趋势,相对创新的向后性创新更多的表现为趋向前性。
3、系统性:创新是按一定的关系将要素与要素组成一类的事物。边缘科学的发展促进了各科学间的相互联系,生物,化学和医学之间的联系,心理学和管理学之间的联系充分体现创新不应只局限在系统要素间,更应该广义的表现为要素与要素间的创新。
①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;坚持独立自主、自力更生的原则。
②创新外贸增长方式,优化进出口结构。
③创新利用外资方式,优化利用外资结构。
④坚持自主创新,树立品牌意识,提升竞争力。
⑤坚持科学发展观,保护环境,节约资源。
⑥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,加大实施“走出去” 的战略力度。
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建议:
人才培养结构方面:
对教师在知识结构、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,教师要以教会学生为更高目标制定自我提升的计划,成人、成才、成长。
实现教材多媒化、资源全球化、教学个性化、学习自主化、环境虚拟化;
开放课堂、翻转课堂、虚拟课堂、3G实景课堂等教学新模式;
泛在学习式、自主探究式、互动讨论式、案例研习式等学习新方法,学习内容更多元,学习方式更灵活,学习目标更多样的新型学习环境
实践教学环节:
学校要建立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。
提倡全社会支持学校的实践教学,确立用人单位在“终身教育”上的义务。
本文由86886游戏教育网于2023-09-10发表在86886游戏教育网,如有疑问,请联系我们。
本文链接:http://86886.wang/moyu/703.html